2021年4月27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外文學院黨員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學院特邀學校督導專家王俊生教授開展主題為“學黨史為黨育人,傳幫帶立德樹人”外語教學經驗分享會,黨總支書記黃曉莉主持會議。

結合“為黨育人”和“立德樹人”兩個主題詞,王俊生表達了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前者與黨建有關,是黨給了每一位黨員政治生命;後者與教學有關,是教師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職業。隻有了解黨史國史,才能更清楚地認識到每一名共産黨員都要學好黨史,堅定地跟黨走,為黨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俊生強調,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黨員教師要帶頭做到更好以德施教、立德樹人,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努力成為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目前,全國各高校都在貫徹落實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對于“課程思政”,王教授的理解就是教書育人,就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希望黨員老師帶頭做“課程思政”研究與實踐的倡導者好先行者。同時,他分享了自己多年堅持的教學做法:上課前10分鐘,經常打開新華網英語新聞網帶着學生浏覽、學習與讨論。這既能讓學生接觸到最新的英語用法,也能了解到最新的時事新聞,一舉兩得,很受學生歡迎。
王俊生還就怎樣保證教學質量提出了三點建議:1、上課效果好的教師都是備課充分的。隻有備得好課,才能講得好。備課貴在用心細緻:要備好教材,了解學生,因人施教,備好教學方式和每個教學環節。2、教師上課,情緒要飽滿,教學狀态要好。課堂教學,精心做好合理、有效地課堂教學設計和組織,增加與學生适當的互動與交流。3、課後常做教學反思。每次上完課後,可以對自己的課上教學進行分析與總結。教師還英适時通過不同的形式,向學生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帶有感恩之心去誠懇接受并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黃中習院長随後總結王俊生分享的重要經驗,要求學院教師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立德、好學、創新、笃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育才、回饋社會、成就夢想。要向王教授學習:對待工作有感情,課堂授課有激情,指導學生有熱情。學習老教師熱愛學生、樂于奉獻、細緻備課和精心授課的精神,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老教師把自己的教學經驗介紹給年輕教師,指導青年教師;年輕教師虛心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這就是“傳幫帶”,也是外文學院的優良傳統。上好課不僅需要知識功底、真情投入,還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摸索、領悟和積累而成。年輕教師也需要這樣做,向老教師學習請教,經常旁聽優秀教師授課,把老教師的教學長處學為己有、學為己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021年4月28日
外文學院黨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