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翻譯系從事筆譯課程的教師進行了一次以“如何上好筆譯課程”為主題的教研活動,參與活動的老師就筆譯課程開學以來的上課方式、效果,學生反映情況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其中,陳樹坤老師認為,這個學期開始用雨課堂軟件,英漢對比課上效果不錯,學生在手機上完成翻譯練習。可以即時匿名投屏點評。然後我英漢對比也會盡量結合一些文獻和語言學理論,文化理論講解,感覺效果還行,但課堂活動類别減少,學生可能會感覺單調。楊貴章老師提出,雨課堂軟件上筆譯實務課效果不錯,但學校網絡質量不好,部分學生無法登錄,亦有學生答題因網速問題無法答題或投稿投屏。另外仍有一些課室至今未安裝雨課堂,使得混合教學的實施出現困難。楊老師還提出,翻譯實務課程應該配套翻譯項目系統,希望學院能推進此事。關哲老師分享其上課方法,她認為筆譯基礎課主要注重翻譯技巧和課上課後的實例翻譯練習。練習内容可選自國内外媒體即時新聞,大事件裡的句子或段落等,借此引導學生關心時事和國家大事。課後練習可利用美國讀者文摘網上下載了抒情散文,以培養學生文學素養。關老師還指出外院學生的漢語水平亟待提升的問題,引起大家共鳴。曾勉老師指出,不同年級的基礎差距有點大,需要因材施教。她除章節和專題翻譯學習外,每周補充國内外新聞做簡短的10-15分鐘翻譯,利用課本例句讓學生進行小組PPT,對同義詞進行辨析,分析自己的翻譯與課文譯文的優劣對比等。在做練習的同時,讓他們進行同伴互評,找出譯文的閃光點和不好的地方。課外作業在批改網上完成,并進行一些反思等。《英漢翻譯》課程應着重翻譯的基礎訓練和提高他們表達能力。
本次筆譯課程教研活動教師們充分交流,集思廣益,相互學習,讨論有助于筆譯課程的總體設置和課程的特色凝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