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賽事簡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重要指示,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獨特的曆史傳統、國情民風、中華文脈有深入的了解。在全國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的指導下,南京大學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舉辦了以“我和我眼中的非遺”為主題的首屆“高教社杯”高等學校(本科)“用外語講中國故事”優秀短視頻作品征集活動。
二、作品簡介及視頻
古筝,作為衆多漢族民族樂器中的一種,又稱為漢筝、秦筝、瑤筝、鸾筝,因其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表現力強,被稱為“衆樂之王”、“東方鋼琴”,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至今約有兩千五百年曆史。與此同時,古筝不僅僅流行于中國各地,更是一些亞洲古筝樂器的祖先,在海外也産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在本視頻中,參賽同學主要介紹了古筝的簡史、構造、基礎指法以及現代古筝在奧運方面的創作。懷着“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初心,她們希望通過這個視頻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古筝,從而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所釋放出來的魅力,讓我們一起來觀看這段視頻吧!
(《筝樂永流傳》視頻 見微信官網推文)
三、參賽同學專訪
我院學生新媒體中心邀請到該視頻的兩位原創作者向大家分享關于此次視頻制作的心得與體會。
Q:參與本次活動的契機是什麼?又是怎麼确定以古筝為主題的呢?
隊長黎珮曦:
首先要感謝鐘澤楠老師推薦我們參加這個活動。活動初期我們曾有很多想法,其中包括剪紙、盤扣、刺繡、春節等,當然也包含了古筝。在這些想法中,我們本着對古筝的熱愛,又因為我們掌握了古筝的演奏技巧,講解古筝的相關知識顯得更加切實可行。并且,機緣巧合之下,我們了解到奧運主題曲也有古筝演奏版,就思索着将古代與現代相結合,以體現我們對中國傳統樂器——古筝的傳承和弘揚。

(隊長黎珮曦正在接受采訪)
Q: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遇到的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又是怎麼克服困難堅持下去的呢?
隊長黎珮曦:
我覺得在這個視頻制作過程中,最困難的是拍攝以及視頻的整合。我們的想法是先介紹古筝的基本知識,接着重點講解古筝的基礎指法,最後再結合現代奧運主題曲的古筝演奏。以什麼形式拍攝、從什麼角度拍攝、哪一部分需要突出講解、如何将各個部分合在一起、如何排序等等都是當時迫在眉睫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呈現我們的想法,給予那些不大了解古筝的人一個了解和探索古筝的機會,我們上網找了很多講解古筝指法的視頻,學習别人的拍攝技巧,同時也搜索了一些高質量的短視頻,學習别人視頻呈現的方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提升觀感體驗。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通過這個視頻了解古筝,這是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隊員黃文儀:
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我覺得最困難的是術語的翻譯,因為裡面一些關于古筝的構造和指法,像“前後嶽山”“勾抹托”“大小撮”等專業術語都很難找到對應的翻譯。我們大緻通過對比中西方樂器的指法或者是構造的特點進行翻譯,其中有的借用了相對應的翻譯,有的則是和小組成員一起讨論、共同努力,才成功地翻譯出來。最後想感謝一下鐘澤楠老師,有了老師對我們的悉心指導和耐心解答,我們才能順利地完成該視頻的制作。

(隊員黃文儀正在接受采訪)
Q: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什麼呢?
隊長黎珮曦:
最大的收獲是可以一直奔走在自己的熱愛裡,可以跟自己的好夥伴一起做我們都認為很有意義的事情,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國的傳統樂器。
隊員黃文儀:
在本次項目中,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對古筝這一樂器有了更深入、更系統的了解,從曆史到構造再到彈奏技巧,都有不少收獲。在此過程中鑒賞了各式各樣的古筝曲目,包括經典的,現代的等等,從中體會到了筝樂的動聽婉轉和傳統樂器的獨特東方美。

(工作人員與受訪者合照)
在本次比賽中,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兩位同學憑借自身傳統文化素養以及豐富的樂器知識儲備,通過視頻制作這種創新的形式,向大家展現并宣揚了極具東方特色的樂器——古筝,由此讓我們都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國民族樂器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受益匪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步伐不會就此停下,我們都應該積極參與,憑借專業的文化素養來加入到弘揚中華文化的隊伍中去。期待外文學子在下一屆的比賽中的精彩表現!
(外文學院學媒, 2022.05.10)
微信推文原文鍊接:
https://mp.weixin.qq.com/s/_XGKlarcvJ-BQGBRUCiC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