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專業
一、專業定位
“商務英語專業”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外國語言文學類”下的專業,是商務和英語結合下的複合型專業。商務英語涵蓋商務活動全過程,它以語言為載體,由商務背景知識、商務背景中使用的語言和商務交際技能構成。商務英語專業具有鮮明的跨學科特點,以外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國際商法)等學科為基礎,突出商務語言運用、商務知識與實踐、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的人才培養特色,全面推進教育部“新文科”建設。
本專業服務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滿足區域社會和經濟發展,特别是珠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具備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較強的跨文化商務交際和翻譯能力、寬闊的國際視野,能夠掌握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金融經濟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了解我國有關的經濟、貿易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培養目标
本專業緻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深厚家國情懷的複合型、應用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服務于華南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畢業生将擁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掌握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及跨境電商等多學科知識,并具備跨文化交際、信息處理和創新思辨能力,适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現代商務環境,能熟練使用英語從事商務、外貿、管理、跨境電商、金融服務、企業國際業務等工作。
三、培養規格
(一)學制和學位
1、學制:标準學制4年,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5年内畢業(含5年)。
2、畢業最低學分為149學分,其中第一課堂 144 學分,第二課堂 5學分,學分結構符合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學生完成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和163學分要求,考核合格,準予畢業。符合規定條件的,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課程模塊 |
課程性質 |
學分數 |
編制說明 |
通識教育課程 |
必修 |
39 |
通識教育必修課涵蓋教育部要求以及學校規定全校學生均需學習掌握的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體育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 |
選修 |
6 |
通識教育選修課包括文化自信力(含藝術類)、思維決策力、協作領導力、科創融合力、人生知覺力等課程模塊。 其中,藝術類課程必須修讀2學分。 |
學科基礎課程 |
必修 |
36 |
學科基礎課是本專業所屬學科要求的核心課程,注重拓寬和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理論素養,形成學科知識的複合優勢。各專業根據“厚基礎、寬口徑”原則開設 10-12門。鼓勵開設學科前沿課。 |
專業課程 |
必修 |
23 |
專業課是本專業所要求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課程,側重于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深化和能力培養的提升。1.專業必修課應體現專業特色和系統性, 必修課中應開設專業導向課1-2學分,要求由本專業有影響的教師共同開設。2.專業選修課可按課程組的方式設立課程,專業選修課程須按不少于1:1.5的比例開設。3.專業必修、選修學分分布可打通。 |
選修 |
16 |
拓展教育課程 |
選修 |
12 |
6門課左右,一般2學分/門;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設為導向,鼓勵學生修讀學科前沿課程、專業認證課程和跨學科課程,鼓勵成體系選修微專業。要求每個學生至少修讀1門跨學科門類(專業)選修課。 |
實踐課程 |
必修 |
17 |
分為與理論課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和集中進行的實踐課。主要有思政課社會實踐3學分;軍事技能2學分,專業實習1學分,畢業實習3學分,畢業論文4學分和勞動教育2學分。第二課堂5學分計入實踐課程。 |
必修課小計 |
115 |
|
選修課+第二課堂小計 |
34 |
|
合計 |
149 |
總學分需控制在145-150範疇内 |
(二)知識、能力、素質
1、知識要求
(1)基礎性知識:具備紮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知識,掌握并熟練運用商務英語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應用。
(2)專業性知識:熟練掌握商務英語實踐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掌握商務活動的基本工作内容和運行機制。能通過英語專業專四、專八考試,參加相關商務英語考試和比賽。
(3)工具性知識:具備專業技術職業資格的條件,熟練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應用知識、熟練掌握一門第二外語。
(4)跨學科知識:具有基本的管理學、金融學、教育學、傳播學等知識。
2、能力要求
(1)分析與思辨能力:具備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夠多角度、客觀、全面地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2)語言與寫作能力: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能熟練運用中文、英語和第二外語進行商務寫作、學術寫作。
(3)溝通與協同能力:具備較強的溝通、協作能力,基本的商務分析、決策和實踐能力。
(4)專業綜合應用能力: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跨文化商務溝通能力;能在仿真環境下較好地完成涉外商務活動。
(5)創新創業能力: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
3、素質要求
(1)思想道德素質: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正确的世界觀、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
(2)專業素質:充分了解學科與專業發展的趨勢。具備熟練的英語交際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質、商業倫理意識和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
(3)科學素質:具有較強的量化思維方式、尊重學術規範,用科學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
(4)文化素質:具有寬厚的文化修養、一定的藝術鑒賞和審美能力,擁有文化自信、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5)身心素質:具有健康的體魄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擁有優良的心理素質,積極參與有益身心、對社會有意義的、有創造性勞動,不怕苦不怕累。
(6)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 具備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具有合作精神、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
四、課程體系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立足于國際化、複合型、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标,緊扣國家标準和時代市場需求,構建了一套科學嚴謹、層次分明的課程體系。該體系涵蓋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拓展教育課程和實踐課程等五大主要闆塊,确保學生能夠系統掌握商務英語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為其未來在國際商務、跨境電商、金融服務等領域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此外,課程内容緊扣時代脈搏,特别注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現代商務環境中的新知識、新技能,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和創新思辨能力。通過科學嚴謹的課程體系,本專業緻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深厚家國情懷的高素質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服務于華南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
1) 通識教育課程
通識教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包括思想道德與法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必修課程,這些課程通過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素養,幫助學生在現代多元化社會中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通識選修課程則涵蓋提升學生知識素養、道德品質與身心素質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
2) 學科基礎課程
學科基礎課程是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注重拓寬和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形成學科知識的複合優勢。必修課程包括綜合商務英語、商務英語視聽說、商務英語口語、英語寫作和商務英語閱讀等,通過這些課程,學生能夠打下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提升聽說讀寫綜合能力。例如,綜合商務英語課程通過高強度的閱讀和寫作訓練,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其在複雜的商務環境中準确表達;商務英語視聽說課程通過情境模拟和真實案例分析,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使其在國際商務交流中遊刃有餘。商務英語口語課程通過互動練習和辯論訓練,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其能夠在正式商務場合中自信表達;英語寫作課程通過系統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使其能夠撰寫專業商務文件和報告。商務英語閱讀課程通過精選的商務材料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幫助其快速獲取和分析商務信息。這些課程不僅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更注重結合現代商務環境的需求,融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最新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和創新思辨能力,使其在全球化市場中具備競争優勢。
3) 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側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必修課程包括專業導向課、商務導論、商務英語寫作、管理學導論、經濟學導論、翻譯入門、西方文明史、中國文化概要、跨文化商務交際、商業倫理、語言學導論等,通過這些課程,學生能夠系統掌握商務、管理、經濟等領域的核心理論和技能。例如,“商務導論”課程通過介紹商務環境和市場運作機制,使學生理解現代商務活動的基本原理和實際操作;“跨文化商務交際”課程通過模拟跨文化交流場景,培養學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溝通能力,使其能夠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自如應對。同時,選修課程如英語國家概況、國際貿易實務、國際人才職場英語、金融英語、英語演講與辯論、國際商務實訓、金融英語口語、商務筆譯、高級英語I、金融英語閱讀、國際營銷概論、英語文學導論、商務口譯、研究方法與學術寫作、高級英語II、商務管理案例分析、金融筆譯、商務談判技巧等,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增強其市場适應能力和職業競争力。
4) 拓展教育課程
拓展教育課程旨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其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特别是針對當前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領域。該課程模塊通過選修的形式,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幫助學生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具備前沿的知識和技能,增強其職業競争力和市場适應能力。選修課程包括跨境電子商務概論、會計英語、跨境電商數據運營與管理、國際商法導論、新媒體圖文設計和新媒體營銷與運營等。通過這些拓展教育課程,學生不僅能夠拓寬知識面,掌握跨境電商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技能,還能夠提升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些課程緊貼時代發展需求和市場趨勢,幫助學生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争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全球視野的跨境電商專業人才。
5) 實踐課程
實踐課程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分為與理論課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和集中進行的實踐課,包括思政課社會實踐、軍事技能、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和勞動教育等,确保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鍛煉技能、積累經驗。例如《畢業論文》課程通過系統的研究和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
五、師資隊伍
商務英語專業擁有一支由37位專任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師生比例為1:13。所有教師均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多數畢業于國内外知名高校,如中山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英國威爾士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教師團隊的學科背景涵蓋了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英語教育學、高級商科、工商管理、國際關系等多個領域。具體職稱構成為: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2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比達到22%;博士學曆教師9人,另有1名博士研究生在讀,博士(含在讀)教師占比為27%。年齡結構方面,50-60歲教師4人,40-50歲教師31人,30-40歲教師2人。此外,專業還聘請了2位外籍教師,主要負責口語課程的教學工作。整體來看,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師團隊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學科背景跨足英語與商科兩大領域,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教學及科研能力,能夠滿足高素質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
為持續滿足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有以下措施:
1、通過組織專題培訓和研讨會提高教師思想道德和專業水平。堅持參加國家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以及學校黨委組織部組織的各類師德師風教育培訓,鼓勵參加省内外各種專業線上和線下學術交流講座,既保障教師專業知識不落伍,又始終确保教師正确的政治站位,培養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2、加大教學科研投入,鼓勵教師參加相關課程的學術會議和學術研究,以科研促教學,出台相應的獎勵政策,資助論文著作發表,課題申報等;出台政策鼓勵教師進行金課、網課建設,支持和鼓勵老師參加各類教學比賽。此外,學院聯合教材出版方為教師提供相關教學與科研培訓,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教材編寫。
3、實行督導、導師制度。通過校院兩級督導組的督導、教學觀摩課、公開課、示範課和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等,從教案的撰寫到課堂内容設計,從講課内容到講課技巧等都進行系統的指導;将思政内容與專業授課内容做到有機融合,堅決杜絕思政和專業内容兩張皮現象。
4、定期舉行學術講座,提高學術水平。利用已有的非列編機構,舉辦“廣金外語論壇”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教師撰寫的論文、課題進行讨論,幫助提出修改意見,鼓勵教師以科研促教學。
5、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促進産學研相結合。拓寬課堂空間,活躍學術氣氛,鼓勵教師不僅要站穩校内課堂,還要及時走向社會,在開展實踐教學的同時,加強與相關企業的聯系,聘請行業導師指導課堂教學,不斷擴大服務地方社會的影響力和社會聲譽。
6、堅持外引内培的人才儲備模式,對外引進專業優秀人才,對内通過鼓勵考博、學術講座、學術沙龍、督導組督導、老教師傳幫帶、在職進修等多種形式的培養,以點帶面,不斷加強對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在商務、金融、經濟和英語之間進行跨學科教學團隊建設,與學校其它專業學院進行院際合作,引進優質跨學科專業課程教師和進行跨學科教師培訓。
六、教學條件
1.教學設施與資源
本專業有5個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室可供使用,面積達300平方米,基于“外語+商務”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專注于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多學科領域。實驗室均配備高清電子大屏及高性能服務器,并安裝了先進的跨境電子商務仿真實訓系統,包含速賣通仿真實訓平台、亞馬遜仿真實訓平台、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平台、跨境電商B2B綜合實訓平台(國際站)、網店運營與推廣綜合實訓平台等,可作為跨境電子商務課程的實訓場地,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可承擔跨境電商專業的技能競賽,旨在培養具備跨境電商實戰操作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人才。
本專業還在在廣州校本部設有4間語言實驗室、1間同傳實驗室、1間商務英語實訓室;在清遠校區設3間40座位的智能化語音實訓室、1間 40 座的智能化兼口譯實驗室。所有實驗室均配備了藍鴿智能化語音綜合系統、口譯綜合實訓系統、“iTest英語系統”、“商務英語教學模拟系統TMT5.0”、“新視野大學英語英語在線”、“秘書職業培訓平台”、“外研社智能作文評閱系統”、“專業化純軟件語音(互動)教學系統”、“雅信達英語智能學習平台”等數字化學習平台,滿足信息化教學需求。
2.教材編寫與課程建設
學院為商務英語專業編寫了多部教材,包括《商務英語視聽說》、《最新英美概況》、《國際貿易實務(雙語)》、《金融英語聽說》和《新編金融英語聽說教程》等。在課程建設方面,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團隊取得了顯著成效。《英語國家概況》獲得廣東省省級精品課程,《商務英語視聽說》課程入選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教學優秀案例庫。此外,“以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标的英語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多元化創新與研究”項目榮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管理學導論(英)》獲得校級一流課程,《國際市場營銷概論(英)》獲得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堂。
3.科研成就與實踐教學
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在科研領域同樣取得了豐碩成果,共在CSSCI索引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5篇,在SSCI索引國際期刊發表論文10篇,出版專著28部,譯著23部,教材與教輔書籍6部,一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此外,教師團隊還成功申請了45個省廳級以上科研立項,實現了在高層次科研項目立項方面的重大突破。其中雍和明教授的譯作《論政府超前引領—對世界區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探索》獲得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塗兵蘭教授主持的“民初翻譯家翻譯倫理模式構建及其影響研究”獲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資助項目立項。黃中習教授主持的“民族志翻譯視角下的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英譯研究”(16BYY036)獲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立項。陳樹坤副教授主持的“英漢‘嵌入投射’功能類型對比研究”獲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立項。
實踐教學基地方面,學院與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主要建設了廣州交易會進出口有限公司、佛山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和殷實(廣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個實踐教學基地,相關基地的具體情況如下:
● 廣州交易會進出口有限公司實踐基地: 進出口貿易行業實習基地。廣州交易會進出口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各類商品的進出口貿易和電子商務為主的服務貿易。自2007年共建實習基地以來,學院設置專業指導教師,并由公司安排實習指導導師聯合培養,對學生進行系統培訓和實習管理。學院每年選派130多名學生到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會館進行實習。學院翻譯等專業學生憑借專業知識,承擔會展的翻譯、咨詢、接待、市場調查、網上交易及會展管理等工作。
● 佛山金控期貨有限公司實踐基地:金融公司實習基地。佛山金控期貨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持牌期貨經營機構,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期貨投資咨詢業務以及資産管理業務。本專業選派學生到公司實習,由基地提供市場分析與研究、客戶服務、業務拓展等專業培訓,幫助實習生提升期貨知識和專業技能。
● 殷實(廣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踐基地: 金融公司實習基地。殷實(廣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投資者管理資金,進行證券市場的投資活動。本專業選派學生到公司實習,由基地提供相關的專業培訓,幫助實習生提升基金管理專業技能,并進一步提升學生在投資研究、數據分析、風險管理、處理客戶關系等綜合實踐能力。
七、人才培養成效
商務英語專業2014年開始招收學生,每屆招收4個班(約30人/班),共培養了五屆本科畢業生600餘人。
學生們積極參與各級别的商務英語實踐比賽和創業活動,例如“億學杯”全國商務英語實踐技能大賽、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知識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獲得優異成績。據統計,商務英語專業18級、19級和20級學生共296人次參加各級别專業競賽獲獎,262名同學參加院級别比賽獲獎,21名同學參加省級比賽獲獎,13名同學獲得國家級比賽獲獎。其中,張佳麗團隊獲得第三屆“學研彙智杯”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綜合能力大賽全國一等獎;張佳麗和葉金風兩支團隊獲得第二屆“中語智彙杯”全國高校商務談判大賽廣東省一等獎;吳懿荍團隊取得2023年廣東省“高教社杯”高等學校“用英語講大灣區文化”優秀短視頻比賽二等獎;吳懿荍、鄧域恒等同學獲第三、四屆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二等獎;餘靈芝等同學獲得“億學杯”全國商務英語實踐技能大賽(廣東賽區)二等獎;朱笑紅和陳耿純獲第一屆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知識競賽二等獎;鄧域恒同學獲得“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大賽廣東賽區閱讀比賽二等獎等。商英專業學生在大學生創業項目中展現出優秀的商業與語言能力素養,吳柯岚同學帶隊的“老友帶你學地道美語——自媒體平台運營和管理”、林曼兒同學帶隊的“論特許經營合同欺詐入刑的司法困境”和卓曉慶同學帶隊的“基于公衆号平台的嶺南中醫藥文化雙語推廣模式研究”獲得大學生創業項目國家級立項。
本專業學生在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和八級考試中的一次通過率遠高于同類院校。2021年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一次通過率87.84%,高于同類院校45.2%通過率。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一次通過率53.8%,高于同類院校33%通過率。此外商務英語專業同學積極參與BEC(劍橋商務英語證書)考試,成績優異。2021年“昆仲獎學金”獎勵了四名BEC高級取得高分的同學,陳悅(C1 194分)、袁泳思(C1 188分)、劉海彤(C1 185分)和林伊(C1 184分)。
學生本科畢業論文分為翻譯實踐報告與學術論文兩種,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論文選題傾向于商務管理、營銷、行業分析,也有對金融經濟類文本進行翻譯實踐,專業特色明顯。全過程實行雙向導師選擇、題目确定、開題報告、三稿修訂、論文答辯以及答辯小組末尾淘汰二辯制度,以确保論文整體質量良好,符合學術規範,有效培養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學術規範意識以及一定的批判思維。
學院每年組織考研經驗分享活動,并為考研同學配備輔導導師。近三年商務英語專業同學成功考研數量不斷增加,2020年6名、2021年11名、2022年16名。逾31名同學被境内高校錄取攻讀碩士學位,2名同學被境外高校錄取攻讀碩士學位。
八、畢業就業前景
外語類專業畢業生專業知識基礎紮實,實踐問題解決能力強,具有勤勉務實的優秀品質,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與好評,近年來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均位于全校前列。畢業生的就業行業主要涉及金融企業、外貿公司、跨境電商企業、教育及培訓行業等,從事國際商務、語言服務、外語教育等工作。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與英語專業的畢業生相比,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更多走向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崗位。2021屆畢業生人數237人,就業人數229人,就業率96.62%,其中商務英語專業就業人數109人,行業去向:外貿行業30人,教育培訓行業32人,金融業5人,服務業26人,考研升學11人,其它行業5人。

學院正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以夯實基礎、注重實踐和提升能力為路徑,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突出英語專業學生“寬、厚、活”三維能力的培養,争創一個學風正、師資強、教學科研水平高的先進集體,努力建設成為廣東省應用型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的小高地,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複合型、應用型外語專業人才,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早日建成應用型金融品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