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之窗 >> 學工動态 >> 正文

調研實踐報告(一):梅州市大埔縣紅色遺址的現狀以及保存措施

發布時間:2019-09-19  浏覽次數:

紅之隊實踐隊

一、    調研的目的與意義

1、調研的目的

1)了解紅色遺址的保存現狀

2)了解紅色遺址的保護方式

2、調研的意義

加深我們對紅色文化的了解,清楚的知道大埔縣現存的紅色文化遺址的保存狀況,進一步分析現存的對于紅色遺址的保護方式是否妥當,是否需要加大對于紅色遺址的保護力度。

二、    調研的形式與過程

1、調研的形式

1)問卷。向村民發放相關的調查問卷,之後回收問卷,通過分析調查問卷的相關數據來清楚的知道村民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2)走訪。隊員去訪問當地的村民對于紅色文化的認知的相關情況,并進行記錄整理。

3)參觀。跟随外文學院黃中習院長、黃曉莉書記、大埔籍蕭茂盛教授和老師們去參觀大埔縣當地的紅色文化遺址,從視覺和聽覺上近距離的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直觀感受紅色革命遺址。

2、調研的過程

按照時間先後的順序,老師們先去參觀了葉劍英紀念館。在我們到達後,老師和隊員共同參觀大埔縣的中山紀念堂——也是全國第一個建立的孫中山紀念館。緊接着,我們去了三河壩戰役紀念園,韓江源、南委機關舊址和平和暴動紀念館,之後組織了問卷調查和采訪,最後一站是到達茂芝會議紀念館。

至此,我們為期五天的調研活動正式宣告結束。

三、    調研結果

1、現狀

據統計,2017年以來,大埔縣累計投入革命史迹修繕保護工作重點項目資金4300多萬元,其中用于革命史迹修繕和建館資金2200萬元,大埔縣按照園家4A級景區标準,實施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的升級和改造。今年以來,大埔縣一批共色舊迹相繼修繕完善。例如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南方工委舊址,花萼樓及十二棟古民居修繕布展等。

2、問卷分析

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我們随機向塘背村裡各個年齡層的村民派發了調查問卷,發下50份,收回50份,全部為有效問卷。

2)調查結果統計

在塘背村調查的50名村民中,有28名聽說過紅色文化,隻有4名沒有聽說過。大多數的村民是通過互聯網了解紅色文化,也有5名是通過電視媒體來獲取相關的信息。在回答影視作品(包括抗日神劇)對宣傳紅色文化的利弊時,60%的村民覺得是利弊相當的。超過60%的村民有留意到村裡開展的紅色文化活動和參觀過大埔縣的紅色文化遺址。當問及紅色遺址收費和實行收費後是否還願意去參觀時,大部分的村民都表示不應該收費,但如果收費,他們也仍然願意去參觀。當發現紅色遺址遭到人為的損壞時,40%的人的态度是氣憤并且會進行阻止,有20%的人會惋惜但不會付諸行動去阻止,還有40%的人持有無所謂的态度。

3、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得知,塘背村村民們對紅色文化的了解仍不足夠,對于村裡開展過或即将開展的紅色文化活動也不全悉知,對于村民們來說,主要原因是村裡關于紅色文化遺址方面的知識普及還不夠。在我們下鄉調研的這幾天裡,我們發現,長居在塘背村的村民,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和年紀尚小的孩子,很少見到青壯年。顯而易見,具有更大創造力的年輕人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都外出工作。因此,村裡隻剩下老人和小孩,這種情況對于紅色遺迹的保護是利大于弊的。因為,或許村裡的部分老人對紅色文化稍有了解,但是說起保護,他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紅色文化的重要性。而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對于鄉鎮基層單位而言,第一點是對紅色文化遺址遺迹保護利用的意識缺位。主要反映在,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特别是在一些鄉鎮基層單位往往無此意識,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别是在當前長期和平時期,往往對此更加容易淡忘。有的人認為對此加以宣傳、保護不合時宜;有人認為現在遠離戰争,缺少必要的環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上述紅色文化遺址遺迹又豈能得到有效挖掘、保護和利用呢?第二點是對紅色文化遺址遺迹保護利用工作的制度建設失位。目前,盡管我國早已頒發了《文物保護法》,國務院也頒發了相關保護條例,将上述紅色文化遺址遺迹的保護納入其中,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卻對其特别是一些新挖掘出來的遺址遺迹缺乏相關的制度性規定。這樣,就使得一些人可以加以肆意毀損,更談不上對其加以宣傳和開發利用。第三點則是對上述遺址遺迹保護利用的監管工作乏位。主要反映在,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縣市盡管均設有文物保護局及公安、紀檢監察部門,但它們住往未将其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住住疏于監管,即使是具有此項專門職責的文化局、文物局也往往對其境内的紅色文化遺存多年就不查看,有的即使查看,往往也多流于形式,應付了事等,公安或紀檢監察部門如果未發生案件,往往也是束之高閣。因此,就必然導緻有的紅色文化遺址遺迹被人損害或完全被拆除還不知。

4、建議

(一)加大對紅色文化的宣傳,加深大家對其重要性的認識。衆所周知的是,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則能誤導人,讓人誤入歧途。正确的認識需要通過學習所得。因此,當前應大力引導和教育各級黨組織及其黨員領導幹部認真學習我們黨的奮鬥曆史,充分認識對上述紅色文化遺址遺迹保護和利用工作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引導其充分認識到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加以利用。一部分的地方和部門之所以能夠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即是這種認識上去了之後的重要體現和現實回報。比如,位于巍巍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黃岡市屬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該市現有上述紅色文化遺址遺迹79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家,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35家,故居與舊址340處,革命紀念設施70處,其他革命史迹382處。近年來該市大力深化認識,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将對上述紅色文化遺址遺迹的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财政預算,投資近億元,對其實施了有效的保護,同時将其不少遺存辟為旅遊景點,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除了黨員領導幹部之外,還需要加深村民對紅色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是事業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因此,村民也是紅色遺址保護重要力量,要重視村民的發揮作用。因此,要加大在村裡對紅色文化重要性的宣傳力度,使大家對其有更加正确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自發的保護紅色文化。

(二)應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對上述紅色文化遺址遺迹施以有效的制度規章,那麼就更加容易去加以保護和利用。國家盡管已有文物保護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規,但還不夠具體而微。因而必須進一步上制度。應結合大埔縣紅色文化遺址遺迹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有效管用的有針對性的法規,促進其保護和利用。比如黃岡市即緊密結合該市的實際,将其納入市人大重點立法項目,制定了《黃岡革命遺址遺迹保護條例》,還将其納入到《黃岡大别山紅色文化大遺址保護利用總體規劃》之中加以有效的保護和利用。

(三)應進一步完善機制。一是應制定和落實責任機制。正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确定的黨風廉政建設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一樣,沒有責任,便沒有壓力,也就無人去加以保護和利用。因此應進一步制定和落實責任制,将其境内的大埔縣紅色文化遺址遺迹的保護和利用納入到黨委主體責任之内,要求其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傳導壓力。應按照分級保護的原則,層層簽訂《紅色文化遺址遺迹保護主體責任書》,并按此加以落實到位。二是應上監管機制。在上述責任書之下,應強化多方面的監管。在黨委統一領導之下,以文物部門以主,組織有關公安、紀檢監察部門強化日常監管,凡發現有損害之苗頭和傾向性問題就及時糾正,對其嚴重者,應按照《文物保護法》及《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決查處到位,涉嫌犯罪的,還應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堅決防止紅色遺址遺迹被完全拆除且無法恢複的現象發生。在保護中加以利用,在利用中适時加以保護。一旦有效地建立了上述機制,那麼又何愁其得不到有效地保護和利用的呢?

(四)應加強制度創新。亦即用改革和市場經濟的辦法,創新制度,推進對紅色文化遺址遺迹的保護和利用。在實施上述機制的情況下,亦可采取外包、委托管理、引資開發及租賃經營等最新創舉對其實施保護和利用。隻要我們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積極開動腦筋,也就不愁以上紅色文化遺址遺迹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的。

四、總結

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中國已日益繁榮昌盛,全體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在此間,黨的十九大會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明确告訴我們要回顧革命曆程,了解革命文化,并發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了解革命文化,了解紅色文化遺址的現存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探索其根源問題,傳承紅色基因,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生黨員赴梅州市大埔縣暑期社會實踐隊隊員們進行了實地調研。

問卷主要針對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基地的保護意識、紅色文化基地的現狀和紅色文化資源對當地的影響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在保護意識方面,由于大部分人對紅色文化的了解仍不足夠,對于開展過或即将開展的紅色文化活動也不全悉知,保護意識仍不夠。在現狀方面,大埔縣一批紅色舊迹相繼修繕完善。在影響方面,大部分人認為開發紅色文化資源對于增強一個城市的文化實力有一定的好處。

為了更好保護大埔縣紅色文化遺址,我們各界都要予以高度重視,給予出相應對策:1.大力引導和教育各級黨組織及其黨員領導幹部認真學習我們黨的奮鬥曆史。2.施以有效的制度規章。3.建立相關的責任制和監管機制。4.用改革和市場經濟的辦法,推進對紅色文化遺址遺迹的保護和利用。

  現在我們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階段,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是指引我們前進的關鍵。什麼是初心,什麼是使命,這就需要我們在革命曆程中尋找答案。因此,了解紅色革命文化顯得尤為重要,了解紅色文化遺址的現存狀況的意義重大、勢在必行,需要引起了我們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刻反思。此份調研報告旨在了解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并了解紅色文化遺址的現存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探索其根源問題,明白我們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我們的使命就是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考量。

 

白土村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