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黨史學習教育号召,将黨史學習教育貫徹到每一位黨員,2021年6月4日下午,外文學院邀請黨史團成員、人事處處長初可佳教授做主題為“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的建立與發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會議由黃曉莉書記主持,出席會議的有黃中習院長,何承棟副書記,孫智慧、塗兵蘭副院長,部分黨員老師及學生代表約50人參加了宣講學習。

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産黨追求民族偉大複興,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正是在黨的正确領導下,才有中國資本市場和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初可佳教授從解放思想,制定《證券法》,實現資本市場依法治市;實事求是,打破股權分置,從源頭化解矛盾;深化改革,推行注冊制,讓市場回歸市場和堅持人民立場,站穩人民立場,充分認識資本市場的人民性四個方面深度分析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
一、解放思想,制定《證券法》,實現資本市場依法治市
初教授用實例分析了從1980年到如今30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她談到,中國資本市場大門的開啟,證券交易所的“破冰之旅”,最大的難點就是思想解放問題。如何判斷改革開放姓“社”還是姓“資”,标準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999年7月1日《證券法》的實施,使中國證券市場在依法治市的道路上,跨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二、實事求是,打破股權分置,從源頭化解矛盾
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思想解放密不可分。初教授詳細講解了改革開放初期曆史遺留的股權分置問題:由于股權分置對我國股民和股市有巨大沖擊,證監會于2006年對股權分置進行了改革,徹底解決了股權分置問題。這是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抓住資本市場矛盾,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實踐。

三、深化改革,推行注冊制,讓市場回歸市場
初教授講述了伴随着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我國資本市場不斷深化改革,股票發行從核準制向注冊制轉變。注冊制的目的是讓市場回歸市場,監管部門隻負責程序方面的審查及最後的注冊,同時要求拟上市公司充分披露信息,接受全社會的“審核”,其好處在于把對股票能否發行、什麼時候發行、以什麼價格發行的決定權交給市場,真正實現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發揮決定性作用。2018年和202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試點注冊制,實現了注冊制從增量改革向增量與存量同步推進的跨越。
四、堅持人民立場,站穩人民立場,充分認識資本市場的人民性
《證券法》的推出、股權分置改革的進行及注冊制試點的實施,是中國資本市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初教授強調,所有成功都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的保駕護航。當下,我們身處發展的新時代,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更是充滿信心與希望。對我國資本市場而言,億萬中小投資者就是最廣泛的基礎、最堅固的基石。而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穩定,亦直接關乎億萬家庭、數億群衆的切身利益。在這個新時代,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人民立場,站穩人民立場,充分認識資本市場的人民性。

初教授呼籲,在座師生黨員應當将黨史與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結合,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緊緊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總目标,切實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會議最後黃曉莉書記總結本次宣講。她對初教授的黨史學習教育宣講給予充分肯定,并明确表示,将以身作則引導全院師生黨員深入學習黨的百年奮鬥史,融會貫通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特别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希望全體黨員老師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各自的崗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