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21日,為搞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外文學院黨總支組織師生黨員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隊,赴梅州市原中央蘇區縣和長壽之鄉——梅州市大埔縣開展“了解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紅色文化調研,深入學習黨史國史,回望來時路,追溯黨的根脈,解讀黨的初心和使命,緬懷革命先烈,接受中國革命曆史教育,感受“長壽之鄉”紅色大埔的新農村面貌和精準脫貧的現狀。

學習黨史國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7月16日下午,經過近五個多小時的行程,在我校大埔籍新近退休返聘教授、原公共管理系系主任蕭茂盛的引領下,教工黨員來到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參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葉劍英元帥故居和紀念館,在葉劍英雕像前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蕭教授對中共黨史、金融文化和當地客家文化非常熟悉。他親自給老師們講解館内珍貴曆史圖片、實物陳列和音像資料,和大家一起回顧葉劍英元帥艱苦卓絕、大智大勇的戰鬥事迹,使老師們深刻了解葉帥的革命經曆,真切感受葉帥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無比高尚的革命精神和偉大創舉。


學習國史,緬懷先烈
7月17日下午,前來大埔進行主題為“傳承紅色基因,譯介嶺南文化”的外文學院赴大埔縣暑期社會實踐隊學生與老師們會合後,一同參觀三河壩鎮上全國建立時間最早的“中山紀念堂”,聆聽講解員關于革命先驅孫中山的革命事迹介紹,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銘記光輝曆史,傳承紅色基因
7月18日早上,為深入了解大埔中央蘇區的革命曆史,師生們來到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為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為烈士英雄們三鞠躬,繞着紀念碑瞻仰,深切緬懷八一南昌起義的革命先驅和三河壩戰役的先烈英雄。在嚴肅莊重的紀念儀式之後,全體師生圍坐在紀念園的涼亭裡,聆聽中共大埔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張建新同志關于三河壩戰役的英勇鬥争曆史,了解廣東蘇區人民為民族獨立解放的巨大貢獻,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中央蘇區革命精神”的現場思政教育課。
7月18日下午,師生們繼續參觀大埔縣博物館、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舊址和在建的閩粵贛邊區革命曆史紀念館,了解大埔中央蘇區一帶深厚的革命曆史和濃厚的客家文化。

了解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19日上午,師生們來到大東鎮白土希望小學,給小學生捐獻一批少兒圖書和學習文具,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老師與學校領導了解交流當地基礎教育發展的同時,大學生則分兩個小組,在教室裡指導小學生學習英語,一起互動,練唱愛國歌曲。之後,師生們又與白土村村委幹部就傳承中央蘇區革命精神、農村基層黨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進行交流懇談。


外文學院給白土小學捐書及大學生指導小學生學習
外文學院師生在白土村村委與村幹部開展座談交流
完成内容豐富的紅色文化調研之後,老師們先程返回。大學生實踐隊繼續在當地學習考察,給小學生輔導功課,向當地老農請教,向梅州穗瑞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的領導和專家學習,了解茶油樹、柚子和闆栗等農作物培育、種植、加工和銷售的實際情況,深入當地客家民居,體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變化、精準扶貧工作成果和客家民俗文化傳統,直到21日返回。

大東鎮白土村新貌(2019)
此次紅色調研考察和社會實踐内容豐富,形式多樣,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形勢政治教育和民俗文化傳承學習活動。
蕭教授不辭辛苦,全程陪同,提供很多便利,師生共同參與調研,實實在在地接受了一次紅色文化洗禮,深刻感受到我國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收獲滿滿,感受良多。師生們紛紛表示,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發揚“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争創一流、無私奉獻”的蘇區革命精神,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見廣金要聞網頁:
https://www.gduf.edu.cn/info/1039/9063.htm。
(外文學院黃曉莉,黃中習,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