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合作交流 >> 國際交流 >> 正文

外文學院教師餘薇受哈佛大學邀請赴美參加暑期研修項目

發布時間:2023-09-05  浏覽次數:

7月,我院教師餘薇受邀參加美國哈佛大學世界文學高端研修項目,并于研讨會上完成了三場主題報告。

該研修項目由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世界文學所(IWL)舉辦。每年選取一所國際知名學府作為舉辦地點。自2011年以來合作的地點有:中國北京、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中國香港、葡萄牙裡斯本、丹麥哥本哈根、日本東京、德國美因茨等。項目曆時四周,學習交流形式豐富多樣,主要涵蓋了專題研讨課程、專家講座、學者座談、學術研讨會、校園觀光和博物館遊覽等。

本次研修期間,餘薇老師參加了“關于世界末日:當代文化理論中的世界主義危機”和“世界文學中的逃亡黑人經典”兩門研讨課程,分别由哈佛大學Mariano Siskind教授和Emily Greenwood教授講授。在“關于世界末日”的研讨課中,Mariano Siskind指出當下環境災難、經濟困難和局部地區大規模永久性戰争和恐怖指向了我們過去稱之為“世界”的象征結構的激進錯位。世界主義的概念是否仍有助于質疑當今普遍的危機感——尤其是移民危機及其創傷性損失?圍繞這一問題,Siskind引導各國學者展開了深入研讨。Emily Greenwood教授講授的“世界文學中的逃亡黑人經典”研讨課主要考察古希臘和羅馬經典在非洲、加勒比和北美黑人民族、跨國和流散文學和藝術中的運用和回應。圍繞古希臘神話中的六個原型——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安提戈涅、德米特、珀耳塞福涅以及奧德賽,研讨課探讨了黑人文學如何在與這些西方神話的對話中消解西方經典話語。

(Emily Greenwood教授研讨課學者合影)

作為與會學者,餘薇老師先後參加了七場大型學術活動,分别是哈佛大學世界文學所所長David Damrosch教授的講座“腳本世界:書寫系統與文化記憶”、普林斯頓大學Simon Gikandi教授的講座“世界文學與異國的問題”、哈佛大學Emily Greenwood教授的講座“世界文學、圖書館和奴隸制的制度殘留:從普羅斯佩羅的書到克裡斯托弗·科林頓的書”、美國華裔作家Gish Jen(任碧蓮)訪談、“戰争中的語言:邊界、身份、翻譯”專家對話、後殖民主義理論大師Homi Bhabha特邀報告“自由的鐘聲:論種族與時間”、哈佛大學教授與美國非裔作家Colson Whitehead的對話。

(美國華裔作家Gish Jen任碧蓮訪談)

餘薇老師在研讨會上分别做了“沒有世界的邊界穿越”、“安提戈涅的非洲改寫”和“科爾森·懷特黑德作品中的空間政治”三場主題報告,并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聽取與會學者的反饋與建議。餘薇老師在會後表示此次研讨對于搭建國際學術交流平台、開拓學者的國際視野、共同營造良好的國際人文環境意義顯著。

(學術研讨會現場)

(頒發證書)

供稿人: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