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ESP研究所有幸邀請到新西蘭梅西大學的公派訪問學者,丁婷副教授,莅臨我研究所分享她在新西蘭訪學期間在學術和生活方面的豐富經曆。

首先,丁婷副教授重點分享了她在新西蘭期間的一項研究,題為《A Corpus-Based Study of Sino-NZ Dairy Corporate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Sustainability Reports: A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Perspective》。她的研究采用了在話語曆史研究範式下的三維話語分析框架,通過對蒙牛和恒天然在2022年的可持續性報告進行分析。借助語料庫分析工具Wmatrix,她和團隊進行了比較分析,揭示了中國和新西蘭乳品企業在企業身份建構中采用的話語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兩者都優先考慮環境可持續性、社會責任和創新,并強調在乳品行業的領導地位。中國企業側重技術創新和集體利益,以建構權威的企業身份,而新西蘭企業則強調夥伴關系和個體利益,旨在構建更為親近和負責任的企業身份。這項研究深化了對乳品行業中身份建構和可持續性視角的理解,為未來在不同國家企業之間進行企業身份話語的比較研究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她還分享了在新西蘭訪學期間的一些趣聞轶事,特别是在跨文化溝通中遇到的沖突,以及如何巧妙解決這些沖突。她生動地描述了由于言語習慣、社交禮儀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而産生的文化差異,這些差異為她的訪學生活增添了一些有趣的插曲,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新西蘭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碰撞。
整個學術分享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ESP研究所的老師們既認真聆聽,又積極提問,現場歡聲笑語不斷,使得大家在愉快中收獲滿滿。
供稿:劉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