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科研動态 >> 正文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劉建達應邀作客廣金外語論壇

發布時間:2023-09-26  浏覽次數:


2023年9月19日下午,外文學院于北教103舉辦了第61期廣金外語論壇。本次論壇邀請了廣外副校長劉建達教授過來講學,主題為“基于形成性評價的外語教學”,塗兵蘭教授主持講座,學院師生代表近百人出席了本次講座。

講座開始,塗兵蘭教授簡要介紹了講座的主題和劉建達教授的個人成就與經曆,并代表學院對劉建達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随後,劉建達教授圍繞形成性評價理論和基于形成性評價的大學外語數字教學兩方面展開講學。首先,劉建達教授借鑒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當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和健全綜合評價,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劉建達教授介紹了國家外語能力測評體系,着重分析中國外語能力等級量表、外語考試的整合和開發、高考外語改革、中國外語考試質量标準和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體系。

劉建達教授認為基于形成性評價理念的教學應該從教學方法、學習目标、課堂文化、評估學生、學生參與以及師生雙向反饋這些方面進行改善。接着,劉建達教授分析了當代外語教學新生态,主要從課程思政、服務"四新"、教育教學改革、數字化轉型和教師能力提升等方面進行探讨。在談到服務"四新"時,劉建達教授建議大家要一專多能、一精多會,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精通英語的同時還可以掌握好其他外語。在提到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理論框架時,劉建達教授提倡掌握語言能力後要學會語言使用,并提到當代外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具有多樣化、個性化、學習化和現代化的特征,要抓住機遇、推進創新,全面提高外語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外語教材建設要基于話題、以活動為中心,與課程思政、《新指南》、《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語言交際能力、數字教育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構建基于形成性評價和交際語言能力的外語教學新生态。

最後,劉建達教授介紹了《領航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的編寫理念。大學英語教學要以形成性評價理念為理論依據,基于話題和語言活動,以“立德樹人”為目标,服務“四新”,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引導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國際交流,利用紙質、多媒體、網絡等多種教學媒介和平台,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數字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紮實的語言交際能力,使學生能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恰當、有效地運用英語行各種國際交流。同時,劉建達教授還強調要緊跟時代步伐,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選文、中西對比、PPT提供的素材、漢譯英、進行課堂活動和引用語料時要融入中國元素,結合中國成就、全人類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讨。

講座最後,塗兵蘭教授總結了本次講座的主要内容,觀衆席也紛紛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表示對劉建達教授的由衷感謝。

專家簡介:

劉建達,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國家教材委員會外語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言測試與評價專業委員會會長,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語言測試與評價和外語教育。曾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

供稿:學媒易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