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師生的科研水平,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2023年3月10日下午,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陳新仁教授應邀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并發表題為“新時代外語研究者的國家意識構建刍議”的精彩報告。會議由塗兵蘭院長主持,外文學院衆多教師和學生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有序。

講座伊始,陳新仁指出,面對兩個“大局”及“新時代”發展要求,外語研究者肩負着國家文化與話語“軟件”建設、提升我國國際學術話語能力的重要使命。陳新仁首先對外語教育國家意識話語的構建學術史進行梳理,并講述了外語教育國家意識的内涵與作用;接着他進一步闡釋在英語帝國主義背景下,我國外語教育目前面臨的“國家意識”缺位、中華文化“赤字”等時代困境;最後陳新仁高屋建瓴地提出關注國家需求、維護國家立場、堅定文化自信是我國外語研究者構建國家意識的關鍵,并嘗試從選題方向、學術立場、理論構建三個方面探索增強外語研究者國家意識的思路和方向。

陳新仁講述時條理清晰、語言風趣輕快,觀點結論鞭辟入裡、深入淺出,在場的師生收獲滿滿,報告會在大家意猶未盡中圓滿結束。此次講座不僅為學院師生提供了與學科前沿專家面對面的交流機會,進一步為我院的學科建設夯實基礎,拓寬發展道路,而且促使我院師生更加明晰國家意識在外語教育中的重要性,幫助大家在今後的外語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思考如何将國家意識融入實踐中,向世界生動講述中國故事,更好地弘揚中國文化。
主講人簡介:
陳新仁,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大學外語部副主任,南京大學外國語言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語言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East Asian Pragmatics(ESCI)主編、《外國語文研究》主編、《語用學研究》第二主編,LITU Journal,Crossroads: A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外語學刊》等國内外多家刊物編委,主要研究興趣包括語用學理論與應用、外語教育與教學、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等。獨著、合著Politeness Phenomena Across Chinese Genres(2017, Equinox),Critical Pragmatics Studies on Chinese Public Discourse(2020, Routledge),《語用身份論》(2018,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語用學與外語教學》(2013,外研社)等,在Journal of Pragmatics,Pragmatics,Pragmatics and Society,Journal of Historical Pragmatics,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cta Linguistica Academica,《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語言科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 主要學術兼職包括中國邏輯學會語用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英語教學分會和話語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等。匈牙利科學院客座講席教授,哈德斯菲爾德大學(英國)、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内外15所高校兼職教授。
供稿:唐姗
20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