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科研 >> 科研動态 >> 正文

太阳成集团tyc234cc舉辦“一帶一路”新聞報道語言研究沙龍

發布時間:2018-10-25  浏覽次數:

10月24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234ccESP研究所和太阳成集团tyc234cc聯合舉辦一場“一帶一路”新聞報道語言研究的學術沙龍。本次學術沙龍邀請到本院教師劉曉琴博士就《美國主流媒體“一帶一路”新聞報道中元話語研究》的話題和與會老師進行分享和讨論。

說明: C:\Users\wil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69183628409038453.jpg

(學術沙龍現場)

本次學術沙龍活動課題讨論充分考慮到我院商務英語學科發展特色,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結合我國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從語言學的視角出發,聚焦《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對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新聞報道語篇,進行了元話語研究的探讨。該沙龍話題新穎,是國内學界把元話語放在“一帶一路”新聞報道體裁中研究的創新性嘗試。此次沙龍研讨不僅拓寬了元話語研究的體裁範圍,也對國内媒體正确宣傳我國“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争奪國際話語權有着重要的現實參考價值。

說明: C:\Users\huangzx\Desktop\新聞2018下\ESP新聞-2018-10\劉曉琴.jpg

(劉曉琴博士做演講)

從研究方法來看,與會老師們對語料庫的研究法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大家紛紛從英語單詞、寫作和閱讀教學角度探讨了語料庫的運用,而且大家還積極建議組建專項科研小組集中研究如何利用語料庫這一研究方法(工具)開展商務語料研究。

最後參與沙龍的老師們還進一步建議開展後續工作坊活動,在現有語料庫的基礎上,繼續收集“一帶一路”新聞報道語料,建立比較完善的美國主流媒體“一帶一路”報道的曆時語料庫,持續深入研究分析元話語在新聞語篇中使用特征,元話語如何通過實現修辭訴求對讀者進行說服和引導,及美國主流媒體如何構建中國形象和其背後的潛在原因等,從而形成系列的科研成果進行發表,擴大專業研究的學術影響力。

本次ESP研究沙龍氣氛活躍,收獲頗豐,藍可染博士等老師紛紛表示,從長遠角度看,建議成立“一帶一路”新聞報道的課題研究團隊,不僅研究美國主流媒體報道,同時拓展延伸到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歐洲、非洲、美洲、東南亞等區域的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媒體報道,既可以進行對比研究也可以進行曆時研究,分析這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意識形态不同的國家的主流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報道,研究成果不僅可以建成歐洲、非洲、美洲、東南亞等洲主流媒體專項語料庫資源,還可産出從語言學視角研究“一帶一路”報道的創新性論文。與此同時,團隊可以依托這些真實數據的報告,服務于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國家相關部門提供最可靠的一手數據分析,為國内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從而擴大國際影響力提供建議。

(ESP研究所負責人藍可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