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領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重要精神,2022年10月11日下午,外文學院翻譯研究所在學院會議室舉辦了廣金外語論壇第50期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分享會暨中國特色話語翻譯實踐與研究沙龍。

洪溪珧副院長主持并宣布分享會正式開始
首先,外文學院黨總支書記黃慶雄以“牢記‘四真’要求,厚植使命擔當”為題分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體會,将學習心得總結為“夯實基礎,在真學中體現政治态度;把握關鍵,在真懂中體現政治覺悟;抓住核心,在真信中體現政治信仰;堅持根本,在真用中體現政治擔當。”同時号召全體教師抓好課程思政建設,進一步推動學校和外文學院事業高質量和内涵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黃慶雄書記發言
由黃中習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作題為“創譯視角下政治文本的英譯探析”的報告,概括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内容,并從創譯、創造性思維視角對政論文本英譯進行實踐性歸納和讨論。
陳樹坤副院長的發言包括兩個主題,一為與黃中習教授合作的“政治外宣話語的國家身份建構”,另一主題為“基于平行語料庫的政治語篇翻譯策略研究”。在前一話題中,陳院長探讨了政治外宣話語中,中國“以人為本,倡導和平,求同存異”的理念如何在英語世界體現出來。在後一話題中陳院長從民族志翻譯角度,運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數據庫平台進行文本分析,挖掘政治語篇外譯中中國文化自信現象。

陳樹坤副院長作分享報告
洪溪珧副院長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隐喻辭格的英譯策略研究”為題,探讨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隐喻辭格的英譯策略,以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對該文本中隐喻辭格的英譯策略進行了梳理,為政治文本中隐喻的英譯提供了一種參照。

洪溪珧副院長作分享報告
劉傳江博士的題目為“也談‘課程思政’的英譯——内涵傳達與術語标準化視角”,從“課程思政”的内涵解讀以及術語翻譯标準化視角對目前較為通行的“課程思政”的幾種英譯做了評析,并以英語中與“思想政治教育”及“課程思政”對等的術語為參照,探讨了有助于傳播“中國知識”的新譯法。
鐘澤楠老師基于插圖手勢的多模态符号分析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插圖符号分布,得出插圖在動作類型、态度、介入、尺寸和具體程度上均反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着力點,為人民群衆指明了未來努力奮鬥的方向。
梁曉瑩三人學生小組作了“2022暑期三下鄉‘徐聞尋迹湯顯祖戲劇藝術’英譯”項目彙報。隊員們認為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指明了方向。

程嘉瑩同學代表‘徐聞尋迹湯顯祖戲劇藝術隊’分享三下鄉實踐體會
龐彩霞三人學生小組則作了“2022暑期三下鄉‘雷厲風行劇神隊’之雷劇英譯”項目彙報。 隊員們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關于文化傳承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文化的相關論述出發,回顧了暑期的活動并總結了實踐的成果。隊員們表示将堅持繼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産,堅定民族文化自信。

黃敏同學代表“雷厲風行劇神隊”分享三下鄉實踐體會
研讨會最後,塗兵蘭院長圍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内容,強調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抓好課程思政建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座的各位老師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學習體會。

學習分享會部分師生合影
本次研究沙龍加深了外文學院師生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重要精神的認識,激發了科研學術的熱情,引領學院師生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嚴謹的學術與文化自信喜迎二十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