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系

我院順應國家對外語專業人才的需求并結合我院英語類學科發展的實際需要,經教育部批準設立本科英語專業,同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八年來,我院英語專業始終貫徹落實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标準》的各項原則和規定,并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出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南》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并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嚴把教學質量關,為培養應用型、複合型英語人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目前英語系共有專職教師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講師16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12人,教師們主要承擔基礎英語類及英語語言文化類課程。英語系師資結構配備合理,高級職稱與擁有博士學位占比較高(分别為45%和41%),師資隊伍年齡分布合理,按最高學曆和學位統計,外校畢業教師比例為100%。英語專業已形成了一支數量充足,職稱、學曆、年齡、學緣結構基本合理,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具備較高的教學活力與較強的科研發展潛力。英語系每年教師授課總量約7692課時,教師每周課時量在8-12節,為确保教學質量,堅持實行兩人以上授課實行集體備課制度。
英語專業教師科研能力強。在高層次科研項目立項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塗兵蘭教授主持的“民初翻譯家翻譯倫理模式構建及其影響研究”獲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資助項目立項。黃中習教授主持的“民族志翻譯視角下的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英譯研究”(16BYY036)獲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立項。陳樹坤副教授主持的“英漢‘嵌入投射’功能類型對比研究”獲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立項,并且在國外高層次刊物中刊發數篇文章。2023年孫智慧副教授的高級英語課程被評為廣東省課程思政改革示範課程。解敏博士2023年獲得廣東省外語專項立項,餘薇副教授主持的美國現當代城市文學中的“流動性”研究獲得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項目立項等。
我校英語(翻譯)專業從2005年開始招生,2016年按照教育部要求更名為英語專業,每年計劃招收60-70人,開設兩個班,2021年開始招生計劃調整至三個班,2023年招生計劃調整為4個班,曆年招生情況良好,近年招生學生均第一志願報填英語專業,學生的高考成績在衆多院系中名列前茅,從2016年開始,我校英語專業實現第一志願錄取和文理兼收的招生新模式。本專業旨在培養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助力金融強國戰略的新時代應用型外語人才。人才培養堅持立德樹人,紮根華南地區,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以英語教育為主要方向。要求畢業生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娴熟的英語運用能力、廣博的中外文學文化知識、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與此同時,掌握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與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和管理能力,畢業生能夠勝任基礎英語教育、教學管理以及其他英語相關工作。
英語系諸位教師勤懇敬業,教學效果良好,深受學生的好評,在學校各項活動中及各類教學競賽中多次獲得各類省級、校級教學比賽優秀教師榮譽與獎勵。
英語專業教師積極輔導學生參加各級别專業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英語專業學生每年參加廣東省“聯盟杯”本科高校英語寫作大賽、“外研社·國才杯”英語演講、寫作、閱讀大賽、“億學杯”全國商務英語實踐技能大賽、全國高校大學生外語水平能力大賽、廣東省口語大賽、全國高校商務英語知識競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取得優異成績。
英語專業學生培養質量高。曆年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八級考試我校學生的一次通過率均遠高于同類院校的平均水平,遙遙領先。
外語類專業畢業生專業知識基礎紮實,實踐問題解決能力強,具有勤勉務實的優秀品質,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與好評,近年來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均位于全校前列。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涉及教育及培訓行業外貿公司、跨境電商企業、金融企業等,從事外語教育、語言服務、國際商務等工作。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